“后爸”和“熊孩子”之间的故事

――初为人师的第一次

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汪郑涛

曾经,多少次幻想自己能够站在三尺讲台之上,用一支粉笔意气风发地谱写知识的乐章;亦是曾经,多少次期盼自己面对稚嫩孩童时,用爱与耐心引领他们由无知走向学富五车……然而,生活总会想方设法的与你想象的情境背道而驰,告别那些可爱调皮的小人儿,我以“后爸”的身份接管了两个班的“大孩子”,于是,原本平行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互相有了交集,也互相有了彼此的故事……

“×××,你听说没?今年来教我们数学的老师就是那个长得像哈利・波特的老师。”“啊?真的假的啊?这个老师是不是很凶的啊?那以后我们就……”还没进班,得知消息的孩子们议论纷纷,毕竟关乎到他们接下来的两年数学学习何去何从。于是,我想:“既然他们这么害怕严厉的老师,那我还是当一位仁慈的‘后爸’吧。”那么,既然选择当一位仁慈的“后爸”,那必须就有轻松、幽默的第一课。怀揣这份念想,我第一次正式踏上讲台,以一个问句开启了我人生的第一课。

“听大家背后把我称为哈利・波特老师,我想知道原因,你们是否愿意告诉我?”。“你的眼镜和他的眼镜都是圆的”、“你的头发和他的头发都是卷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展开了讨论。“哦,原来是这样!别人是撞衫,我是撞眼镜、撞发型了哦。”我装作略有感慨的长吁短叹一番。“哈哈,哈哈……”这群坏家伙居然因此捧腹大笑起来……“咳咳咳”我假装了咳嗽了一声故作严肃,“既然你们这么喜欢叫我哈利・波特老师,你们开心就好!但是,我的魔法棒就是手中的粉笔,你想要学会多少的‘魔法’,取决于你有多投入到‘魔方殿堂’之中,那你们准备好学习魔法了吗?”“准备好了,哈利・波特老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就这样,第一节课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原来‘后爸’还是挺好当的,这群孩子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调皮。看来以后这个班还是比较好相处的。”一节课后,我心里暗自想到。可是,现实总是一次次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一切不会那么简单,“后爸”和“熊孩子”之间的斗智斗勇开始了……

一周以后,我发现这帮孩子真是伪装的高手,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之下,他们也逐渐露出自己的本性。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不积极了、完成作业时出现了拖拉的情况、回家作业不认真甚至是没有按时按质完成等等。当一个个问题、麻烦接踵而来时,我发现自己有点举足无措了,毕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形,也不知道怎样打败这群熊孩子。左思右想,决定还是先向班主任讨教管理的方法,在经过长时间的汲取经验之后,我这一位“后爸”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颁布了“奖赏”指令。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来进行评判,通过学生的具体表现来获取奖励卡,而学生可以通过奖励卡的多少来获得文具奖品。这一“新政”刚推出,班里出现了一股学习的热潮,“熊孩子”积极地参与在课堂之中,作为“后爸”的我看到这一场景,甚是欣慰。可是,好景不长,或许是对于这种学习的环境疲乏了,孩子们的兴趣却又渐渐消减了。我看在眼里,心里也慌张了,因为我不想自己苦心经营的学习氛围再一次分崩离析。于是,再一次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了请教,结合了自身的想法,我再一次推出了“新政”――在实现奖赏指令的同时给予扣分制度,即以一星期为一周期,若学生在指定一星期内没有扣分,那么就拥有原始的奖励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获取额外的奖励。另外,在实施新政的同时要获取家长的配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家长会根据反馈的情况在家进行配合教育。在这一新政推行之后,孩子们终于又回归到了学习的状态。可是,当你想要松一口气时,你不得不被这群“熊孩子”的调皮而绷紧了弦,面对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我努力用智慧和爱去一一的化解。

这就是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践行“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理念,也是我第一次以“后爸”的身份和这批“熊孩子们”斗智斗勇,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用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和家长来认同我。时至今日,这帮“熊孩子们”不断地给我寻找麻烦,而我这个“后爸”也在努力的提升自我,目的就是为了能“镇压”这帮“熊孩子们”。虽然,彼此之间会因为学习而恼羞成怒,然而,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推移,我这个“后爸”越来越离不开这群“熊孩子”了。我也希望我不仅教会的是星星点点的数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每一天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不管这第一次曾经压抑的我濒临窒息,我依旧踯躅于这个大家庭中,和这帮“熊孩子”一起斗嘴,一起驰骋于数学的浩瀚星空。幸好,我这位“后爸”和这帮“熊孩子”缘分未尽,我们一起共同谱写着新的篇章,我们之间的战斗还未结束。我,还可以饱含深情地记录着和他们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