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俗话说得好“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高望远,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尤其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而言,终身学习,就要多读书,读好书。2022年3月18日星期五晚,卜杭琴运河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线上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活动伊始,卜杭琴导师热情而又亲切地宣布本次交流活动的开始,紧接着由各位教师依次分享自己的读书所得。教师们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深入浅出地分享其中的收获,在谈到对儿童立场的认识中吕晓茜老师这样说道:《儿童立场》让她了解到不仅要尊重儿童,也努力让其更有童心、童眼,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想,一起学。要善于看到杯子里的那一半水,满怀信心去创造良好条件,让水流出来。或者说是还给儿童思考的时间。去看到杯中的另一半水去等待。而在等待过程中,会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成功的。当然他们也会盼望着分享那种成功的喜悦,他们也一定会把脚步跨得更远,因为他们也期待掌声。
其他几位教师也表示站在儿童的立场考虑问题,不仅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寻找到切实可行的答案,当老师们遇到棘手的、想不通、捉摸不透的时候,会让自己沉到儿童的世界中去,坚定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重新看待问题,努力做孩子生命中的参与者,等候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尤其对青年教师而言,对于孩童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循环往复的过程,孩子每一天都会带给教师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新奇,这是孩子的魅力所在,作为教师应该审视起这些起点,因为每一次的起点都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亮点。这就使得教师不能用以往的、守旧的观念来看待孩子,首因效应不应该是对孩子,万事万物尚能改变何况还是个发展中的人。所以,有些孩子起飞早,有些起飞慢,不能说迟飞的就是愚钝,只要是有意义的飞翔,都是他们自己世界中的高度和进度,但教师要做好他们今天的引路人,明天他们才会有自己的故事。
不仅如此,老师们也从书中获得灵感与启发,在对待学生的“不同”行为之时,多了耐心与爱心,为学生办漫画展,既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挖掘了学生的更多可能性。而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卜老师的认可与肯定,听罢,她更是大加鼓励老师们站在孩子立场上的创新做法。引导青年教师们要做“长大了的儿童”,成为“孩子王”;在教授大家如何修炼为“孩子王”时说:“教师应学着往后退一步,一起玩,一起学。采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做孩子们的引领人,引领好真正的孩子,带孩子们看到真、善、美,同时嘱大家以:“长怀大志,常揣大爱”的胸怀对待每一个孩子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
这是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周五晚上。同一本书,经由不同的阅读者品析鉴赏后,也就多了一分知识的厚重感。通过本次读书沙龙分享会,每位老师都将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收获踏实地践行在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浇灌每一颗花朵,静待繁花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