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桥梁;而沙构游戏更能促进儿童完整表达和探索自己,并开启动态性人际关系。在“共情陪伴·静待花开”办园理念的引领下,我园一直在探索着“沙构游戏”的实施。为提高教师沙构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能力,2021年1月26日上午,我园有幸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朱晓斌教授为教师们开展了主题为《儿童沙构游戏与心理发展》的培训活动。


[ 理论知识引领 ]

沙构游戏是一种主题引导下的表达性建构游戏,通过沙构游戏,教师可以观察幼儿、顺应幼儿、支持幼儿,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朱晓斌教授首先从沙构游戏的属性、沙构游戏的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用专业的理论知识阐述了沙子与游戏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关系,而玩沙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幼儿在触摸沙子和沙具时能直接产生感官体验,因此孩子们在沙构游戏中更接近真实的自我。


[ 视频案例支持 ]

接着,朱晓斌教授结合丰富的案例,将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心理过程进行了解读。同时,朱教授也通过视频影像向大家分析了儿童沙构游戏的观察、记录与评估要点:自我发展、社会性发展和游戏水平。直观生动的案例加上朱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解,在场的老师们明白了如何观察儿童沙构游戏中的情感维度,如何深入了解孩子们游戏过程的心理变化,也对如何组织沙构游戏有了进一步思考。

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也学会了有目的地组织活动开展、有目标地推进儿童发展。通过朱教授的指导,我园对沙构游戏的实施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更清晰的思路。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也会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探索,推动幼儿的沙构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撰稿:朱雨菲

审核:方也
杭州市花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