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教研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行为诊断与改进新路径2025523日,拱墅区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校经验交流展示活动在杭州市求知小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AI赋能课堂循证,助力教研提质增效”为主题,特邀请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市西湖学者安富海老师莅临指导,为活动提供高位引领和专业支撑

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何丽红、教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自文、智慧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星昌、线上教学研究员冀新花、杭州市求知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崔建军先生、副校长张莉渺女生出席本次活动。区内各校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课堂循证应用学校负责人和“数据驱动的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素养提升”培训班,合计100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智能研修启新篇】

活动伊始,杭州市求知小学书记、校长崔建军致辞,欢迎专家和老师们的到来。崔书记介绍,求知小学自20246月起成为拱墅区智能研修平台第二批的应用试点校以来,深度挖掘教育数字化的无限潜力,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实时数据采集和精准全面分析,勾勒出教师能力画像,以此为基础实施靶向适配的精准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研--教一体的智慧转型。

【循证课堂促成长】

教学展示环节,求知小学的奚林倩老师带来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的新课例《曹冲称象》。课堂上,奚老师引导同学们用数学眼光对曹冲称象故事进行深入分析,理解“等量代换”原理,初步感悟转化思想,进一步经历问题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运用转化思想解决三个实际问题,培养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堂课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思考呈现,更是循证教研在课堂实践中的精彩演绎。

随后,奚老师以本次依托智能研修平台的磨课经验出发,从三方面阐述智能研修平台在助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高频词云与时序图帮助教师定位目标,突出核心;提问分析优化问题结构,提升课堂思维层次;基于课堂文本梳理理答情况,增设启发性理答。奚老师分享到:对于年轻教师,智能研修平台是暴露问题的“放大器”、支持改进的“脚手架”和缩短成长周期的“加速器”。

【数智研课新突破】

求知小学教导主任、数学教研组组长何英东老师介绍教研组以“人机协同”为核心理念,创新打造“数智双驱·三阶循证”数字化磨课模式。该模式贯穿课前协同备课、课中焦点观课、课后立体研课的全流程,通过数据循证与智能共研,推动集体磨课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型,助力教师专业进阶,更同步构建磨课资源库,为高效教研开拓数字化路径。

【校际经验共碰撞】

长寿桥教育集团楼磊副校长分享的主题是《基于智能研修平台的镜像教研》。楼校长从学校校本研修现状出发,向与会老师介绍了基于5G+AI”技术赋能的教育模式创新,即融合AI智能化教育技术构建“镜像备课-镜像展课-镜像磨课”三级联动的镜像教研机制。数据支持的镜像教研为学校提供了科学、精准的课堂观察手段、实证数据和决策支持,大大提升教研效度。

长阳小学教师发展促进中心李丹老师做《四环智研:AI数据支持下循证教研的校本研修》的经验分享。李老师介绍学校基于智能研修平台功能,构建“四环智研”模式下分层级研修、微教研互助、成长式画像的三级研修体系,并通过具体案例阐释如何借助平台多维度分析学情、诊断教学问题的研修策略,展现了人机协同赋能教研校本力量。

【专家引领明方向】

杭州师范大学安富海教授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安教授指出,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智能研修平台在课堂教学和校本研修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参与者收获颇丰。同时,安教授进一步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需要坚守与变革并行,按照教育的逻辑考量技术,而技术之于教师要“有用、易用、会用”,才能真正发挥效能。在安教授的高阶引领下,老师们领悟到:技术介入教育要落于教研效率、教研质量的提升,满足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需要,最终指向学生成长。

此次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校的经验交流与展示,以 AI 技术为画笔,以数据循证为底色,勾勒出一幅“技术赋能教研、教研反哺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从课堂实践的微观改进到教研模式的宏观创新,从单校试点的探索突破到校际经验的辐射共享,智能研修平台正成为拱墅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为区域教育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智慧动能。

供稿:杭州市求知小学

审核: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冀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