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杭州市左岸学前教育集团围绕儿童哲学实践问题,开展了一场主题为“自然发现 自由生长”的幼儿园儿童哲学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和反思研修活动,让哲学启蒙从云端落地童声。
活动开始,胡霞萍园长从理论角度为老师们梳理了儿童哲学的四种思维方式,并列举详细案例,帮助教师区分不同引导提问下对儿童思维的影响。以“幼儿园应该养宠物吗?”为例,从四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提炼教师支持策略。胡园长结合左岸幼儿园课程理念强调,4C不仅是儿童哲学的方法论,更是小小未来家的核心素养——它让思考既有锐度,又有温度。
在课例研习环节,教师们通过俞春晓名师活动《大英雄》展开双视角碰撞,探寻引导儿童哲学活动的方法。观看活动前,老师们分别对“你觉得孩子视角里的大英雄应该是怎样的?”、“你眼里的大英雄是怎样的?”以及“如果让你来执教这个教学活动,你会设计怎样的环节?”几个问题进行讨论,让老师们从中感受到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区别,带着思考看设计,更好地体会名师设计活动的亮点。
观看结束后,老师们思考了《大英雄》活动哲思的意义,继而联系日常实践过程中开展哲思活动的问题进行研讨。对于中二班“自由和规则”的活动讨论让老师们明确,哲思的探索是基于孩子的经验和体验,而不是凭空想象的。教师要尊重孩子本真的想法,不要强加。通过对大一班“暂时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活动的讨论,老师们学习到哲思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孩子所思考的问题能变得更为简单和生活化,更易于儿童理解。
活动最后,胡园长提出,在开展儿童哲学活动中,儿童要被允许、被发现、有温度、学会爱。让哲学浸润童真,以思辨滋养成长,左岸幼教人正为幼儿思维发展注入温暖而坚韧的生命力。
撰稿人:丁超
审稿人: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