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共助新苗成长

——记“华文长康”发展群风华青年教师培训开班仪式暨首次培训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快发展群四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9月27日晚,“华文长康”新好学校发展群四校教育教学线相关领导、群学科兼职教研员以及近两年入职的新教师齐聚杭州市长阳中学。在长阳中学朱英书记的主持下,“华文长康”新好学校发展群“风华青年教师培训“开班仪式暨首次培训顺利召开。

开班仪式简短而丰实

长阳中学吴清玉校长首先作开班致辞。他指出:“一所学校的发展,核心就是教师素养。一群素养良好的教师,才会带来一个学校长远的发展。发展群举办风华青年教师培训的目的,就是希望群内青年教师能够通过培训找到之后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此外,吴校也希望培训能够唤醒、激发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去,参与到个人成长计划的制定中去。因此,吴清玉校长叮嘱青年教师务必要抱着“竭尽全力、全力以赴”的态度认真对待培训。

朱英书记指出:由于“华文长康”发展群四校存在着不同的校情和文化,培训将秉承着“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指导思想。朱英书记随后又详细阐述了风华青年教师“通识性培训”、“学科专业培训”及“校本化教育教学培训”三级分类培训计划。

为了让学校以及群兼职教研员充分地了解青年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四校青年教师各具特色地展示了青年教师自我风采,同时也将青年教师的心声和期望一一讲诉。长阳中学李怡惟老师倾吐了她的期盼:青年教师希望能在优秀教师前辈思想的沃土上,接受爱的阳光、行动的雨露,最终像树一样茁壮成长。

培训首秀大咖谈

随后,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华师大附属中学校长马骉先生带来主题为《做“五有”好教师》的讲座。马骉校长将其从教37年的经验总结为“五有”,即“心中有梦”、“眼里有人”、“手上有活”、“脚下有路”和“胸间有度”。

马校长提出,“上好常态课,受学生欢迎”应该成为所有一线教师的梦想。一堂好课,应该让学生感到“课前期待、课中时短、课后回味”。此外,教师还要“眼里有人”,而这个“人”首先是教师自己。教师应心中常记:“让学生因我而幸福,让学校因我而精彩”。再者,教师的眼里要有学生,要尊重学生,赋予学生权利。教师要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如此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行为。马校长更叮嘱青年教师:好课从本源上来说是观念问题,一堂都是教师拿着“话筒”做“麦霸”的课是不行的。只有把学生放在中心,把权利放给学生,注重设计,注重过程的课才是好课。

风华教师谈感受

四校青年教师在此过程中收获满满,培训之后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想:

在入职伊始,区教育局和就职学校亦为我们搭建了许多学习平台,使我们得以聆听各资深前辈们的教学管理智慧,并与我们的新教师们一起学习成长。在四个兄弟学校的介绍之后,我们了解各个学校的特色,体会了各校的认真与细致。随后,马骉校长和大家分享了教师成长之路的趣谈——做“五有好教师”:心中有梦,眼里有人,手上有活,脚下有路,胸间有度,并且和大家分享了教育的使命和价值。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当中,和我们谈了他的一些有趣经历。马校长和新教师们探讨了教育的价值观,并直指“儿童本位”这个核心观点。他用36年教育生涯的感悟告诉大家,一定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教育工作,因为儿童立场就是站在儿童角度思考与实施课堂教学,只有真正基于儿童才能真正成全儿童,赢得未来。

——华师大附校 王玲惠

“心中有梦,眼里有人,手上有活,脚下有路,胸间有度”,二十个字看似简单,又何其难,老师们用他们的一生在“写”这些字。其实在马校长师分享时,我早在我的老师们那儿隐隐形成了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一场讲座,让我回忆起了我的“老师们”。至今为止,走在路上,我仍没有一个当老师的感觉,在文晖的语文组,我还是这些特别可爱的前辈们的学生,我爱听“师傅们”的课,他们的课让人有一种幸福感——经过一年的实践,我才懂得,这份课堂幸福感来源于他们精巧的课堂设计,来源于他们多年的努力与积累。又是一学期伊始,我愿化作泥土,让那些有可能萌发的幼苗,绽放出他们生命中的勃勃红霞……

——文晖中学 张小青

常和家人同事玩笑抱怨,也常迷失目标,不知如何。有过职业规划,但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天马骉校长关于做“五有”好教师的教师成长之路趣谈给了在迷惘中前行的我点了一盏引路灯。特别是在教育价值观这一点上,给最近有点抓狂的我下了一帖良药。教育的使命是人的完成,而我们的教育首先应该尊重孩子作为自然人,引导孩子成为良好的社会人,在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读书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板,能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发现、发挥和发展孩子的天赋潜能,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长阳中学 徐芳

我感受最深的是“上好每堂常态课是教师的天职”,马校长谈到了“常态课”一词,我对“常态课”的理解是“真实的课”,这应区别于用来作秀的公开课,个人认为课堂环节可以设计,但课堂不应来设计,真实呈现课堂的原貌才是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只有在这种真实的“常态课”中,才能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收获一些意外之喜,这种看似不完美的课堂才是我们理应去发掘,去完善的“完美”课堂。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我将始终怀着一颗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与学生同行。

——康桥中学 朱成继

青年教师有着无限可能,而在实现可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路要走。长阳中学朱英书记最后总结道:无论新老教师都要始终保持与学生共生共长的状态,这样的教师才不会“老”,教育才不会“老”,情怀也永不“老”。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以汗为泉,不忘初心!

撰稿:长阳中学 沈姣姣

审稿:长阳中学 沈雨琳

摄影:长阳中学 谢俊亮